2022年资阳教师公招考试报名网址是哪一个?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2022年将于3月下旬起开始发布公告,由于每个地市公告发布时间不同,报名时间也会不同,笔试时间统一为5月下旬举行。
四川华图教师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历年四川教师招聘公告及岗位表,大家可参考查看。
▼四川教师历年公告|岗位表|考试时间▼
推荐>>2022四川教师公告预约
推荐>>四川教师公招热门图书题库
推荐>>四川教师公招精讲刷题网课
——历年资阳教师公招公告——
年份 | 公告发布时间 | 考试时间 |
2021下半年 | 10月14日始 | 12月4日 |
2021上半年 | 4月1日始 | 5月29日 |
2020下半年 | 10月23日始 | 12月5日 |
2020上半年 | 4月29日始 | 7月18日 |
2019下半年 | 10月18日始 | 12月7日 |
2019上半年 | 3月12日始 | 4月27日 |
——资阳教师公招报考条件——
报考者应同时具备的条件:
(1)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,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,拥护中国共产党,遵纪守法,品行端正,有良好的职业道德,爱岗敬业,事业心和责任感强。
(2)身体健康,体检合格,能正常履行招聘岗位职责。
(3)具备本公告具体招聘岗位要求的条件和资格(详见《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》)。其中,报考者本人有效学位证上的学位,应与拟报考岗位的“学位”资格要求相符;报考者本人有效的毕业证所载学历和所获专业名称,应与拟报考岗位的“学历”和“专业条件要求”两栏分别相符。
(4)委培、定向毕业生,须征得原委培、定向单位同意。
特别提示:不符报考条件者,请勿报考,否则取消报考或聘用资格,责任由报考者自负。
——资阳教师公招笔试科目——
招考地区 | 考试科目 |
省直属、自贡、乐山、成都、资阳、巴中、凉山、遂宁、内江、南充、广元、眉山、达州 | 《教育公共基础》 |
德阳、泸州、雅安、绵阳 | 《教育公共基础》+《职业倾向素质》 |
广安、阿坝 | 《教育公共基础》+《学科专业知识》 |
宜宾 | 《教育公共基础》+《心理素质测评》+《专业科目》 |
1.冰心说:“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,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。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。”这句话体现了( )。
A.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,教师要遵循其规律
B.儿童是鲜活的个体,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
C.儿童是责权的主体,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会对他人负责
D.儿童是独立意义的人,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
2.张老师因为在课堂上讲错了一个知识点,被家长投诉到了学校。下列选项中,张老师正确的行为是( )。
A.找校长沟通,要求换班 B.自我反省,不断学习
C.大发雷霆,批评学生 D.顺其自然,不管不问
3.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,在( )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、少年的学校(班)。
A.少数民族地区 B.经济发达地区
C.直辖市 D.各省会城市
4.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、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,通过( )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。
A.学校行政部门 B.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
C.学校工会 D.学校党组织
5.李某在某幼儿园门口出售一些内容粗俗不堪的贺卡。李某的行为属于( )。
A.自由买卖行为 B.违法行为
C.犯罪行为 D.自愿行为
- 答案及解析:
- 1.【答案】B。解析:儿童是发展中的人,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儿童。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。应该相信儿童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能的,坚信每个儿童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,是有培养前途的,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,是可以获得成功的,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儿童应充满信心。冰心的话语中,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,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。体现出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,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。故本题选B。
- 2.【答案】B。解析:教师应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,时时刻刻注意对于自身的反思,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。题干中针对家长投诉的行为,张老师应该及时进行反思,避免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再出现相似的问题。故本题选B。
- 3.【答案】B。解析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第十八条规定,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,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、少年的学校(班)。故本题选B。
- 4.【答案】B。解析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》第七条第(五)项的规定,教师享有“对学校教育教学、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,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,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”的权利。故本题选B。
- 5.【答案】B。解析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第三十一条规定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、出租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、色情、赌博、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读物、音像制品或者电子出版物。题干中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此规定,是违法行为。故本题选B。